近日,由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《中国儿童发展报告(2019)——儿童校外生活状况》显示,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,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居前三名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在乡镇农村更为突出。
此报告立刻引起大众的热议,人们一方面在感叹电子产品在社会发展的普及度之高的同时,另一方面,也有人在担忧,对于农村孩子而言,如果只是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快节奏娱乐,又会造成更多的隐忧。
的确如此,相对而言,农村孩子面对的学业压力要较小一些,他们要比城市里的孩子具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,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大自然。同时他们的情感世界需要更多的关注,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多的完善。但是在当下,我们看到农村的孩子,在摆脱了家长的约束之后,很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,还有许多小学生沉迷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,甚至也开始拍摄一些无伤大雅但低俗恶搞的小视频,借此获得某些关注。对此种现象,细究其背后的诸多成因,以及容易导致的消极后果,能够发现:沉迷于电子产品,容易导致农村孩子情感教育更接近于自发去形成,而没有正确的疏导和培养,容易使家庭教育问题变得更敏感更集中;同时,电子产品的过多使用,势必会增加近视的高发率,会对农村孩子的学业造成一定的影响;因为他们的自律性稍差,并且所接受的教育资源比较落后,教育意识又稍显浅薄;电子产品所营造的更多是一种虚拟的感受,容易导致农村孩子的生存观、价值观变得懈怠,如果以后从事生产行业,就会缺乏热情与创意。
总之,对于农村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,社会各界以及孩子的看护人必须重视起来,父母亲以及看护人尽量不要让孩子使用智能手机,而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生活和劳动兴趣。另一方面,政府应加强农村休闲娱乐设施的建立和完善,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业余生活场所。
文章来源: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。